2021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考试概要
1、考查目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是一门基础性专业课程,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两部分组成。课程考核目的主要考察考生能否系统学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就;需要考生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看法和办法剖析和研究当代中国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2、考试形式和试题结构
1.试题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卷方法为闭卷笔试。
3.试题内容结构:试题中对不同能力层次需要的分数比率大致为:基本定义和入门知识占30%,简单理解和应用占30%,综合剖析和应用占40%。
3、考试范围及需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两部分组成。考生第一应认真研读马列经典著作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从大体上全方位把握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基本理论;第二,根据考试概要需要,对大纲所涉及到的要点进行整理总结,以熟练学会大纲的主要内容;第三,要联系实质考虑问题,以深化对大纲内容的理解,并能运用有关的理论剖析实质问题。有关内容需要如下: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部分
(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势必性
3.马克思主义的特点
4.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5. 习近平新年代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进步史上的地位
(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趋势
1.世界统一于物质
2.事物的常见联系与永恒进步
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4.唯物辩证法是根本办法
5. 五大思维能力
(三)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趋势
1.科学的实践观
2.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3.真理与价值
4.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5. 势必与自由
6. 达成理论革新和实践革新的良性互动
(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趋势
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3.科技与社会历史进步
4.阶级斗争、革命和改革在社会进步中有哪些用途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五)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1.私有制基础上产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2.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
3.剩余价值论及其意义
4.资本主义的政治规范和意识形态的特征及其本质
(六)资本主义的进步及其趋势
1.从自由角逐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实质
3.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势头
4.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和用途
(七)社会主义的进步及其规律
1.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
2.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进步道路的多样性
3.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前进
(八)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将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办法
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点
3.共产主义理想达成的势必性、长期性与阶段性
4.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一同理想的关系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部分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就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科学内涵
2. 毛泽东思想
3. 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就的精髓
5. 坚定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
(二)毛泽东思想
1.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进步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3.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4.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就
5.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
(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要紧思想、科学进步观
1.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内容、历史地位
2. “三个代表”要紧思想的形成、核心看法、历史地位
3. 科学进步观的形成、基本内涵、历史地位
(四)习近平新年代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思想
1. 习近平新年代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2. 坚持和加大党的全方位领导,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
3. 健全和进步国内国家规范和治理体系
4.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经济优质进步
5. 决胜全方位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
6. 推进全方位深化改革达成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7. 积极进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升保障和改变民生水平
8. 防范解决风险挑战,铸牢中华民族一同体意识
9. 维护香港、澳门长期兴盛稳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10.深入推进中国特点大海外交
11.“一带一路”与人类命一同体
12.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