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舞姬》中的矛盾心理

点击数:162 | 发布时间:2025-08-08 | 来源:www.fyrzjs.com

    森鸥外是日本明治年代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其作品被国内外学者所研究。他在德国留学期间,虽然遭到西方先进思想的影响,但还是守旧着日本的传统思想。森鸥外的很多作品都反映出日本传统思想和西方先进思想的冲突,两种思想的冲突反映了其内心的矛盾。

    1、森鸥外与《舞姬》

    森鸥外出身津和野藩世代的御典大夫之家,爸爸是静男,妈妈是峰子。鸥外是长子,有2个弟弟,一个妹妹。他从7岁开始在藩校养老馆学习汉学,并学习了荷兰文典。
    1874年考入东京医科大学,1877年进入东京大学医学院,1881年7月毕业。不久后,他给当时在千住开诊所的爸爸帮忙,并于12月进入陆军,成为了军医。

    1884年,达成了多年去德国留学的愿望,并于1888年9月回国,被任命为陆军军医学舍教官,他从第二年,开始了在医务、文学方面的新闻服务类活动。
    1889年开始,在报刊上刊登评论、翻译文章等,同年十月创刊《文学评论报》,持续到1894年8月。在1890、1891年发表《舞姬》、《秘密的记》、《文法》的三部曲后,掀起了新风。在个人的私日常,归国后约5个月,与赤松则良男爵的长女登志子结婚,但在约1年半的时间里分开了。此后接连发表了《半天》、《年轻人》、《妄想》、《雁国》等长篇小说。森鸥外除去小说、诗、短歌工作以外,还有不少营业额,都是让人惊叹的。鸥外今天的名声,除去在文学上的收获,他的多面性在日本近代文学家里也是史无前例的。

    《舞姬》的故事讲的是在太田?N太郎小的时候,爸爸就过世了,年轻时从大学法学部毕业后进入某省。由于记忆力好,被派去留学。
    3年留学生活,25岁的?N太郎,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自我意识觉醒,并对单纯的机械性的生活产生了疑惑。当时,因为偶然的一件事,救出了舞女爱丽丝,日渐的两个人成了朋友。两个人的关系虽然是清廉的,但遭到了留学生的诽谤,?N太郎被免职。在异国他乡孤独的?N太郎与爱丽丝生活在一块。后来他通过朋友相泽的介绍成为了报社的通信员。偶然间相泽跟随天方大臣来到了柏林。得益于相泽,?N太郎担任了天方大臣的德语文书的翻译。另外,当大臣出行时,他也跟伴随,借助自己善于的法语在谈判中给与大臣一些帮助。在这段时间,相泽劝说?N太郎和艾爱丽丝分开。最后?N太郎抛弃了爱丽丝回到了日本,为此爱丽丝精神失常没办法控制自己。这次分开同样也给?N太郎的内心留下了不可治愈的创伤。

    2、《舞姬》的矛盾性

    《舞姬》是森鸥外28岁时写的小说。事实上,1888年,在德国的男女朋友爱丽丝(舞姬模型)追随他来到了日本。而他与后来的老婆有了婚约,也正是他工作非常重要的时期。

    森鸥外,一个世代医学家庭出身,从小就受中国古典文学影响的人,善于汉文化。还在西方生活了4年。在德国,他不但学习医学,还涉足于各各范围。?λ?而言,有着传统的东方文化,也受着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他非常赏析西方的先进文明。森鸥外觉得,日本有必要引进西洋文化。但,绝不会盲目崇拜西方。森鸥外,在笑和愤怒中又深深的批判自己,于是他回国后不久发表的小说《舞姬》来表现这种矛盾的心理的。

    (一)爱情和事业的对立

    在太田?N太郎小的时候,失去了爸爸,并在妈妈身边长大,年幼时开始同意严格的家庭教育。他从大学毕业后就到政府的某部队工作,遭到上司的看重,被派遣到德国工作。刚去德国时?N太郎充满斗志,但在欧洲遭到自由之风的影响,开始意识到自己只是被动的机器人。后来他与女主人公爱丽丝相遇,与从事卑贱职业的舞女交往,让?N太郎遭遇了同胞的诽谤,并被免除去官职。此后,妈妈过世,爱丽丝怀孕使他的生活愈加暗淡。

    这时,太田?N太郎的朋友相泽,来到柏林并推荐他成为天方大臣的翻译,劝他结束和爱丽丝的关系。最后他听从了朋友的忠告。天方大臣也高度评价他的才能,计划带他回国。最后他为了我们的功劳和名声舍弃了爱丽丝,而爱丽丝在精神上完全崩溃,成为了没办法治愈的精神患者。

    正如大伙所了解的那样,《舞姬》是森鸥外作为陆军军医,在欧洲留学期间的体验中所写的小说。留学期间,和一个叫爱丽丝的女生谈恋爱了。森鸥外在家族的说服下,不能不舍弃爱丽丝,一个人回国。在“爱丽丝事件”中森鸥外的痛苦本质,应该是他从西方文明中培养出来的价值观和官僚主义价值观的对立。《舞姬》的主题已经超越了爱情和功劳的对立,反映了封建、近代、公共、国家和个人的对立等日本近代最尖锐的矛盾。

    明治维新作为民主主义的革命,是不彻底的。新兴资产阶级积极扩大民权,其次,政党和财阀们在近代市民社会中残留的封建思想是非常顽固的。

    因此,《舞姬》的矛盾是势必的。其一,那是一个不支持个人自由,而是以国家为主题的年代。国家比个人更要紧。另一个从封建角度看,太田?N太郎和爱丽丝的身份文化上都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两个人地位的差异过大。在当时的日本社会中如此的自由恋爱非常难产生好的结果。总而言之,事业和爱情矛盾的主题反映了近代日本社会的封建和近代、公共与个人之间的矛盾。

    爱丽丝在?N太郎的家,念书,同意教育。对于爱丽丝来讲,?N太郎是靠谱的老师。在这她愈加爱慕?N太郎,后来爱丽丝和?N太郎就开始一块生活了。这个时期对两人来讲是“甜蜜时期”。但,甜蜜的季节不会持续很久。?N太郎因与爱丽丝交往而被免职。而得知此事的妈妈选择了自杀。

    后来爱丽丝怀孕了,?N太郎启程去俄罗斯。她在寒冷的天气里蓬乱着头发,呕吐着,开着窗户,目送?N太郎。相泽向爱丽丝告知?N太郎和她断绝关系的事,?N太郎免官、?N太郎的妈妈自杀也都来自于她。爱丽丝在被告知真相的时候,坐在椅子上,脸色一沉,当场昏倒在地上。她不相信爱着她的?N太郎的背叛。 (二)理想与现实的对立

    在?N太郎的身体里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想法。一个是倡导欧洲文明的自由和理想。另一个是被封建的伦理道德所制约。具备这种矛盾心理的?N太郎站在两条并行线上。代表理想的时候,想要突破现实。当代表现实时,却又要抑制一时的冲动。

    在去德国家公务员考试察之前,?N太郎说:“我要让企业的事业兴旺起来。”。这是典型的封建思想。拥有这种封建思想的他一个人加入了欧洲新兴的大都市,但现代文明却使他感到无比的恐惧。这是理想面对现实的挑战。?N太郎内心的想法也是矛盾对立的。

    太田?N太郎到达德国将来,就深受外国学校里的“自由风气”的影响。他开始检讨“昨天被动的自我”。随后上司接到了太田?N太郎来自德国的“除去法律上的繁文缛礼,得到法律的真的精神”的信件。这是理想向现实的挑战。而爱丽丝的出现,就像一棵花一样,给异国情结的年轻人的生活带来了一丝光明。这个年轻人掉进了爱河里。当然,这也是他内心的本能需要,特别是在妈妈过世后,他软弱的心要靠爱情来安慰。此刻,理想战胜了现实。

    3、森鸥外矛盾心理的成因

    (一)社会缘由

    ?N太郎和爱丽丝的爱情悲剧有着浓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明治维新后,西方文明对日本产生了强烈冲击。日本政府为了摆脱孤立无援的困境,开始学习欧美,实行了具备资本思想性质的现代改革。但明治政府的改革根本没摆脱封建束缚,“国家至上”和“绝对服从” “奉献生命”等民族品质仍然束缚着大家的思想。尤其是在官僚主义机构。《舞姬》的主人公的?N太郎受西方文化影响,一边追求自由,一边心理却仍然有“国家至上”的传统观念。他最后还是选择回国,效力于日本,成为了封建、官僚主义规范的牺牲品,从而致使了我们的爱情悲剧。从这一点来看,日本封建社会的秩序导致了森鸥外的矛盾心理的根本缘由。

    明治维新运动是由德川幕府为中心的旧体制的崩溃而致使,明治维新政府废除去旧体制,达成统一后,向西方学习,欧洲的近代文化很多传入日本,在首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日本的现代化已经基本完成。但明治维新只是政治上的改良,绝对没思想上的改革。思想上的变化和进步只是表面的现象。在精神范围,封建思想依然浓厚。

    (二)作者历程

    森鸥外,从6岁开始学中文,通?x中国的四书五经,得到儒家思想的好影响,后跟着爸爸学了荷兰语。在东京大学的医学学习时,读了不少书,并把很多诗文翻译成中文。
    1884年,他被派遣到德国留学,在德国留学时,森鸥外广泛接触了欧洲的文化和思想,德国留学的历程对森鸥外来讲是极其要紧。同时,也表现出对明治政府高级官员、官僚主义体制也有不满的一面,在东方文化和西洋文化中,在官僚主义和文学的激烈冲突中,他有着那个年代的常识人特有些矛盾心理。

    (三)森鸥外思想的两面性和身份的复杂性

    《舞姬》是基于森鸥外历程的自传小说。?N太郎与作者的体验、性格等方面很相似。

    森鸥外的爸爸不善于于人情世故,对功名没欲望。妈妈峰子觉得,只有拥有好方法,才能获得骄人的收获。森鸥外是结合了爸爸妈妈的性格特点,在德国留学期间,森鸥外广泛地接触了欧洲的民主思想。他觉得,“自主和漂亮”是欧洲文学的灵魂。并且期望这种进步的西方文明能改变自己落后的封建思想。但,束缚着森鸥外的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是他追求西方文明不彻底的根源。

    被世界人熟悉的文学家森鸥外,其身份的复杂性也是不容轻视的。官僚主义出身的森鸥外,他为了寻求政治上的庇护,与军队有关部门老板乃木希典常常来往。事实上,他被指出就是《舞姬》主人公的模型。而爱丽丝被觉得是森鸥外在德国留学期间的男女朋友。这样来看,作为官僚的森鸥外,与封建规范有着复杂的关系,在思想上也存在着守旧的、消极的的东西。所以,森鸥外的二面性和复杂性对《舞姬》的设想有着深远的影响。爱情悲惨的结局是注定的。

    森鸥外遭到西方先进文化的影响,向往着西方,而又受日本固有文化的影响,被日本的封建思想所束缚。他如此的矛盾心理在作品中常常出现。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